产品商城
欢迎进入“苏州民族乐器一厂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让世界爱上中国民族乐器
苏州民族乐器一厂有限公司
不忘初心,活化非遗 苏州民族乐器一厂的素年锦时

古地苏州,是个有着2500多年人文底蕴的历史文化名城,两千多年前生活在先秦时期的吴地先民,就已经拥有独具特色的民族乐器木漆古琴(七弦琴),国内罕见。

早在秦汉魏晋时期就有古乐器箜篌瑟(即卧箜篌)的端庄形影,这一历史时期,吴地吸收外来乐器数量不少,而随着鼓吹乐的引入,还使用了笳、角、中鸣、长鸣、羌笛等吹管乐器。由于与西域文化的交往,传入的乐器主要有竖箜篌、波斯琵琶(即曲项琵琶)、荜篥等。箜篌属于弹拨弦鸣乐器,类别较多,有竖箜篌、凤首箜篌、双排弦箜篌、雁柱箜篌、转调箜篌等,竖箜篌亦为波斯乐器,魏晋之际传入我国。《史记·孝武本纪》:“于是塞南越,祷祠泰一,后土,始用乐舞,益召歌儿,作二十五弦及箜篌瑟自此起。”

箜篌在经历了浩瀚历史长河的冲击之下,传统制作手工艺面临断层,从十四世纪后期就开始渐渐隐身,之后人们只能从话本小说、彩绘壁画和砖石浮雕上看到一些箜篌的图样,而苏州民族乐器一厂一直致力于古乐器传统手工制作技艺的恢复和改良,在老手艺制作匠人努力下,翻阅了大量了古籍文史,走访了全国各地的民乐发祥地,从中找出蛛丝马迹,不断的揣摩推敲,终于在1980年对近乎失传的箜篌进行了复原和改良,使其音域更宽广,音色更甜美,转调更完善,独家生产的“虎丘”牌七转调凤首箜篌得到了专家的认可,填补了国内空白,成为国内外乐器市场的抢手货。中央音乐学院为此开设了箜篌专业。中央民族乐团出访维也纳,在金色大厅演出的乐器中50%以上的乐器出自苏州民族乐器一厂,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东方歌舞团等专业院校和乐团也首选苏州制作的民族乐器。并已成为人们日常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形成了“全国二胡看苏州,苏州二胡看“虎丘”的局面,由此可见,苏州民间乐器业十分发达。

民族乐器集工艺特色和演奏于一体,既要考虑使用的方便实用,还要兼顾每件乐器的秀美造型及装饰的民族特色。每件民族乐器的制作从选料、配料、木工制作、打磨、油漆、装配、定音等各道工序均要细致周到,无懈可击。乐器的油漆工艺要通过几十道工序的精工细作使其外观尽善尽美,达到似漆非漆的效果,使演奏者手感光滑,顺畅。

苏州民族乐器制作技艺凝聚了历代能工巧匠的智慧和心血。她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而且包涵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她融入了历史、色彩、美学等各种文化和艺术元素,结合了造型、雕刻、彩绘、镶嵌等多种工艺手法,形成了一门独特、系统的手工制作技艺。

苏州民族乐器一厂始建于一九五四年,培育出了一大批乐器制作技师,逐步研发和创新了具有苏州特色的民族乐器,产品享誉海内外,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各地,苏州民族乐器一厂成为了全国著名的民族乐器传统产地。

五十年代以后,苏州的民族乐器生产在各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逐步丰富和完善了具有苏州特色的乐器产品,并改进与发掘了濒于泯灭的古代乐器,如唐代乐器、箜篌、编钟等。六十年代初,苏州民族乐器一厂生产的红木专业二胡在全国行业评比中荣获音质和外观工艺第一名,其形制作为全行业同类产品的标准基础;八十年代,精制二节笛、专业中阮、红木专业琵琶、真丝弦线等十八样品种荣获轻工业部优质产品称号,其获奖品种之多为同行业之首。民族乐器类传承保护单位;九十年代中期,苏州民族乐器一厂为了拓宽思路,不断研发新产品,特邀宋飞、于红梅、周维、吴玉霞、陈本智、裴德义等42位国内著名演奏家及教授为技术顾问,定期举办学术研讨会,形成了拥有“虎丘”牌民族拉弦乐器、弹拨乐器、吹管乐器的“姑苏”民族打击乐器,以及“虎丘”牌、“江南牌”乐器用弦和各类乐器配件共有几十个产品系列;一千余个品种的民族乐器生产企业。2008年该厂二胡制作大师封明君荣获“苏州民族乐器技艺”非遗项目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2012年二胡制作大师封明君荣获“苏州民族乐器制作技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传承人;2010年苏州民族乐器一厂全年生产二胡超过8万把,占苏州地区厂能的百分之七十。

苏州民族乐器一厂还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民族乐器制作技艺》传承、保护责任单位,肩负着传承、保护、发扬光大《苏州民族乐器制作技艺》的重任。

苏州民族乐器一厂生产的“虎丘”牌红木精制二胡荣获国家质量奖银奖(不设金奖)、二胡获江苏省名牌产品称号, “虎丘”牌商标获江苏省著名商标。琵琶、阮、古筝、编钟等十八项产品获轻工业部优质产品奖、恢复失传的箜篌,2004年5月获中国国际专利特别金奖,同年7月获国家专利。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2000年苏州民族乐器一厂改制为苏州民族乐器一厂有限公司,但旧有企业体制的弊端、加上改制的不彻底、不实资产没有彻底剥离,这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埋下了许多不确定因素。

2015年,苏州民族乐器一厂有限公司正酝酿着进行资产重组,这对张礼东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他投入资金参与该企业的资产重组,并掏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及筹借的相当一部分资金,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军事化的训练,使工人们更快的转变观念;建立有效的奖励制度,通过提工价、拿提成、入干股的方式来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产品研发上,结合家具厂工匠师傅的巧思妙想,为制琴师提供了许多技术支持。在技艺传承上,招收了90后学徒,以培养艺术家的方式来培养年轻人,力争使他们能够成为未来的工匠。在市场开发上,努力把握市场变化,频繁参加全国各地的乐器专业展览会。在对外宣传企业文化上,砸重金上中央台宣传造势,培育年轻人乐队,邀请通过顶级音乐大咖来苏州开公益课程,以建立中央音乐学院苏州分校为契机,借此搭建人脉资源平台,衍生销售。

天道酬勤,在张礼东的努力下,企业运转有了起色,产品销路拓宽,创新之路曙光闪亮!

在参观苏州民族乐器博物馆时,张礼东介绍,博物馆中陈列的,有些是百岁老人张子锐的改良乐器,还有该厂1961年参加全国二胡制作评比荣获冠军的作品。那些展品代表着民乐最辉煌的年代。

张子锐老先生是中国民族乐器制作大师,在其从业60余年中,经他手改良、恢复的民族乐器及配件达20多种、80多件。其中,运用古代排箫、律吕音律排列,以及传统芦笙乐队共鸣管等长处,建立系列笙组合,为中国独特、古老的、吹吸音高同度笙簧增添新声,成为半个世纪以来《中华乐器大典》中入选条目最多的人之一,被誉为“中国乐改大家”。在他百岁生日的时候,张礼东特意引领全场工人给老人举办了一场难忘的寿宴。

不忘初心,活化非遗,张礼东奔波在苏州老城区的曲径通幽处打造着他的手工艺文化王国,而苏州民族乐器一厂的沧桑面貌也在他的精心调理下穿越了素年锦时,再次走向灿烂辉煌之路!